首页
>
公益行动
>
公益动态
>
正文

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 | 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作者:R.SHIP平台 时间:2022-12-01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防治艾滋病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事。近年来,经过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不懈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生命至上,继续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强化四方责任,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完善防治政策,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防治服务。做好感染者困难救助和人文关怀,消除歧视,为艾滋病人送去阳光温暖。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强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强化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各项防治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

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结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Equalize”,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2022艾滋病防治日2.jpg

2022艾滋病防治日1.jpg

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海报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因此极易患上一般健康人所不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1、性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性交的方式在异性或同性之间传播。
2、血液传播:除了输入带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还包括使用被带病毒的血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刺入皮肤和黏膜的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主要危险行为之一。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3、母婴传播: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女性在怀孕、生产或母乳喂养时,也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三、艾滋病的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四、艾滋病的预防


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2、尽量减少输入血或血液制品,须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机构打针、拔牙、穿耳眼、纹眉、针灸或手术;
5、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6、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相关推荐